24 / 07 / 20

深度剖析《抓娃娃》:一部解构教育的「正喜剧」

我连刷了《默杀》和《抓娃娃》,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抓娃娃》。

关注我,重新思考那些你未曾发现的内容!

如果你想在电影院里哈哈大笑,抓娃娃一定不会在你的选择里。观看电影时,我们根本无法忽略背后有关教育的严肃问题。这个问题总会在欢笑停止之后出现,如同幽灵一样在你思绪飘荡:我们究竟怎样教育孩子?我们应该选择自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还是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

这篇文章,一起来了解一下《抓娃娃》试图告诉我们什么?


抓娃娃是一部由沈腾马丽主演,由彭大魔、闫非导演,两位导演同样也是编剧,和林炳宝共同撰写了剧本。整体上,它讲了一个富有的父亲马成钢为了给自己培养接班人,从而将自己的小儿子马继业和一大家人佣人搬到了「贫民窟」。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逐渐发现身边的人都越来越不对劲。

为了正确地将培养孩子成自己的接班人,马成钢重金聘请了各行各业的专家隐藏在家里的地下室。也直接回应了英文片名:Successor。于是,电影在这样一种「给观众揭露」下逐渐开始了。

例如,一级厨师负责小马的饮食,化学家分析小马的身体指标,外教培养小马的英语能力,教育家李老师负责小马的教育,保镖跟踪记录并保护小马。他们的存在是为了尽可能实现马总的愿望——让小马考上清华或北大——从而减少其他干扰因素,确保小马未来能够顺利考上清北大学。

电影伊始从全景和近景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贫穷的状况,比如破陋的房屋、有年代感的服饰、装修,并用「扶贫」家庭的贾总家访打破、揭露了这种表明的贫穷。

骄傲的贾总本想彰显身份,却在一贫如洗的马总家里掉了面儿。虽然斯是陋室,但给客人喝的是咖啡,抽的是雪茄。

观众立刻明白这是一种虚伪、欺骗式的贫穷,而又因为家庭真实的富裕,以致这种贫穷是轻松的,或者说不至于非常沉重。所以,我们才能享受电影中演员们带来的肢体喜剧,在包袱处哈哈一乐。

紧接着,我们知道了马总搬到这个地方的两个目的:

  1. 让孩子吃苦,尤其是吃自己当年受过的苦

  2. 在自己的教育下,让孩子考上清北大学,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整部电影,也是围绕这两点展开。

重新思考 · RE 是一个心理、人文的邮报。每周六和 400 人分享深度心理内容,以及内容丰富的 Notion 数据库

马大俊:被忽略的儿子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马成钢的教育结果看上去「非常正确」,即马继业在模考中拿到了 707 分,一个能上非常好的大学的成绩。

马大俊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马总教育上失败的一面。

电影并没有具体交代马大俊的身世来历。唯一的线索是对二人的称呼。管春兰叫「姨」,管马总叫「爸」,说明他与小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兄弟二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小马为了换上因为购买平板的投机行为造成家里资金「亏损」的后果而在马路上捡瓶子。出于对自己兄弟的关心,马大俊派自己在国外结拜的义弟「马彼得」请弟弟吃大餐,然后接到自己家里洗澡。因为大家,甚至马总,都快忘记了他的存在,于是闹了一场误会。这样的误会以「被陌生人绑架」而骗了过去。

我们已经知道,马总的教育完全基于自恋之上的。马总肯定会在马大俊身上也尝试过自恋投射,但是失败的。至于怎么失败的,我们当然可以说马大俊不像马继业有这样的学习天赋。

可另一方面,对马大俊的完全的忽略,缺乏陪伴,和言传身教。

马大俊可能从很小的时候就没见过父亲了。他们之间是否通过电话,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他一直在陪伴马继业,而对马大俊则是「你在外面不要管我叫爸」。

豆瓣的电影简介里说,马总大号练废了。现在来看,并不是马总本人的大号,而是马总的大号儿子练废了,于是开始用小儿子替代之,以不允许失败地完成自己的「永生」。

在马成钢的眼里,每每看到马大俊,都能看到失败的自己。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可能根本不敢面对这样的失败,也因为自己从小吃苦的经历,让自己不允许失败。所以,马总将他的失败送到了国外。

因为对大儿子非常放纵导致的失败,令马成钢非常恐惧。为了逃避这样的恐惧,他将马大俊送到了国外。为了不让自己再经历这样的失败,他不择手段地控制马继业,以自己规划的道路前行。

所以,马大俊看到马成钢则开始抱怨说他偏心,只全心全意地照顾弟弟。他也非常嫉妒弟弟能享受到自己从没有过的父爱。他希望父亲能够好好看看自己,提出了自己想要创业,但马总根本不同意。二者之间的争论也被马继业的突然到访打断了。后来,电影通过剪辑,让观众成功地认为他想要绑架弟弟。可事实上,他由于心地善良,而且傻不愣登的,也就没有兄弟争宠的戏份。

他不再想证明自己给父亲看了——自我理想——而是挑战自我的极限——树立了理想自我,证明给自己看。于是,他和义弟一起征服了雪山。在雪山上,他喊道,「我不需要你瞧得起我了」。

他通过完成这样一件父亲没有完成的事情,成功的弑父,打破了他者强加的自我理想,达成了理想自我。

那一刻,马大俊不再需要他者对自己的认可了,感受到真实自我的存在。

马成钢:自恋的父亲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他们刚刚重生下的那种自恋。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到处都是完美的,其实是将他们自己早年放弃的所有梦想都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婴儿陛下」将实现「父母没有实现的欲望和梦想」,从而确保父母自己的永生。比如,男孩应该代替父亲成为伟人或英雄;女孩则应嫁给王子作为补偿母亲晚来之福。

在父亲投射自恋之前,小马的姥姥姥爷早就自恋投射到小马身上了。

他们将孩子宠得不得了,孩子不喂不吃饭,不摇就不睡觉,而且巨胖无比。在家里,这简直就是一个「婴儿陛下」。如果父母不介入,那么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藐视一切的自大狂。

马成钢是一个自恋的父亲。他代表着世界上所有的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家庭中的父亲。

因为自己的成功,他的自我力比多是非常充盈的,以致外溢,成为对象力比多,由此产生爱。他将自己投射在了大儿子身上,将其视为理想化的自己。

马总最开始也一定爱他的大儿子马大俊,也是按照教育继业那样教育大俊。但是,可能因为家庭结构的变故,比如离婚。

那时候,也许是自己正当年,正满怀冲劲儿的时候,公司太忙,就没有时间继续教育、继续陪伴。

当迟暮之年来临,他感受到了死亡的恐惧,也意识到培养大儿子的失败,其实就是自己的失败。

作为一个在商业上持续成功、从未失败过的人(西虹市首富),他无法接受失败的自己。这种失败导致了理想(自我)的失败和自我力比多的损伤。于是,从而开启了次级(继发)自恋的保护机制,回收了力比多。

马成钢不希望看到失败的自己,作为一个商人,他不再投出大量的对象力比多到大竣身上,而选择只给钱,并且送到了国外。

他希望和大俊的关系就是《甄嬛传》里皇帝和宜修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态度。

这种损伤、创伤也带来了更深入的死亡恐惧。马总担心自己的家业得不到继承,自己无法「永生」。

为了应对减少这样的恐惧,他孤注一掷地再次将自己投射到了小儿子马继业身上,付出了大量的注意力和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换句话说,他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对象力比多,让自己再次永生。

对象力比多损耗越多,自我力比多就越少

马成钢认为,只要按照他设定的路线,马继业一定能够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他派出了**「凝视」摄像头和「审查者」**超我。

通过让自己成为了继业的无处不在的他者,用自己**「全能」**的力量无时无刻监视、审查、强行控制马继业,让他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

凝视

在小马室内室外所及之处,上学必经之路,都布满了「凝视」的摄像头。透过摄像头,导演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双眼也成为了凝视本身。

我们看到了小马是如何学英语、买菜、受欺负、买平板的。

在这样的凝视中,我们也投射到马继业身上,找回了小时候相似的记忆和自己。

生日的时候,马总给他树立了一个阶段性的自我理想,也是一个现实考验——财政大权,即全权管理家庭的所有开支。

他本想给父亲买双鞋,但是父亲说不要,还能穿。

紧接着第二天,马继业用家里的钱去买了宣称「7 天无理由退货」的平板,因为毕竟是可以退钱的。

为什么马继业会买平板呢?

平板是马继业一直以来的欲望。这个欲望来自于电影第一幕中,探访他们家的马总的儿子。在楼梯口处,小马和小贾一起玩水果忍者。小贾走后,小马用木剑劈砍白菜作为享乐的重复延续。

这种缺失(objet a),引起了小马购买平板的欲望。所以,如今自己「有能力」实现愿望,而且父亲也不需要新鞋子。

那么,马继业作为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所有人几乎都是这样的——肯定会满足自己的欲望。

按理说,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如今的我们,在购买想要的东西时,都会先用 7 天无理由的权益试用。

按照马继业的心性,他肯定会在最后一两天,退换平板电脑。但是,马成刚不这么认为。

他偏执地认为平板会让马继业偏离自己设定的轨道,而不是通过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平板的优劣和对身心的影响,让他根据自身处境自行决断。

反而,他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让审查者(超我)将平板偷出来泡到水里,成为水泡机。同时,他故意扯烂自己的皮鞋,说着自己的委屈,让孩子感到内疚。

在超我的道德干预下,马继业在第三天(可能是这个时间)的时候提前归还了平板。又因为是水泡机,退不了钱,这彻底地加深了马继业对自己和家庭的痛苦的内疚感。

继业为了补上缺漏,只能以捡瓶子积攒钱财。期间,被同学嘲笑,伤害了自尊。母亲春兰本想加以阻止,但屈服于爱马仕挎包。马成刚说,「如果想要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他必须吃这个苦。」

此时,观众的身份从「凝视」开始慢慢转向为监督的「超我」。一部分自我的投射到了那两个跟踪记录小马的保镖、审查者,开始分担起了监督的责任。

超我

超我以其过度的内疚感,只是我们背叛**「欲望法则(law of desire)」** 的必要反面表现。

在超我压力下所体验到的内疚感并不是虚假的,而是真实的——“唯一可以让人感到内疚的是相对自己的欲望有所退让”,而超我压力表明我们确实因背叛自己的欲望而内疚。

我们通过另一个现实考验,彻底完成了从「凝视」到「超我」的身份转折:便利店收银机。

小马去超市收瓶子。在门口看到了敞开金钱的收银机,痴痴地盯着,手部的特写镜头和李老师的**「不要在极端的情况下考验人性」**,让观众联想到小马会偷钱,下一个镜头是小马合上了收银机,没有偷钱。我们和马总的员工们一起愉快,庆祝这一「人性光辉」的时刻。

于是,我们的身份从窥探变为了监督道德的超我,成为了马总他者的一部分。

我们不再满足于凝视本身,而是替代粗心的他者看管小马。比如,小马长大在高中的时候,因为在模范课堂上讲自己对于世界(大他者)的困惑,和老师引起了争执,被老师勒令提前放学。

此时,我们不再担忧小马的情况。当我们看到审查者因为玩忽职守,没有向他者通报问这个变故,便开始担忧马继业会发现家里的秘密。

事实也如我们所愿,小马确实发现了家里的秘密,并且非常困惑;当奶奶在夜里突然「死亡」,他悲伤之余,变得更加困惑。

因为小马天天跑 5 公里上学,路上会经过于教练的训练队,认为他是有长跑天赋的。

虽然马成钢表面上答应了教练,说第二天送孩子过去训练,但是在夜里有「特质麻药」和冒牌医生,欺骗了马继业,让他误认为自己从此不能做专业的运动。

跑步,就成为了马继业另一个欲望的对象。高中时,他也会偷偷看那些在操场上跑步的人们。

借着独处的机会,马成钢借这个机会又给马继业树立了初高中的自我理想、目标——考上清北。

推荐阅读:《自恋》

马继业:在虚假与真实之间存活

马继业从小生活在父亲为自己打造的世界中,可以称之为父亲他者,这也是一种神经强迫性幻想。

在这样一种父亲他者的环境下,充满自我理想的处境下,马继业很难顺利地构建理想自我。每当构建理想自我的时候,他总会因为父亲的干预而失败。

马成钢用尽浑身解数,只想让马继业成为一个「听话的孩子」,最终就能培养出自己想要的孩子。这样的教育和行为学非常相似。

在《行为学》一书中,行为学家 John B. Watson  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体格健全,并让我在我指定的环境中抚养他们,我保证可以随机挑选一个并将其训练成任何我选择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乞丐和小偷,无论他的天赋、嗜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祖先的种族如何。

可是,他们从行为上忽略了人的意识,从哲学上忽略了人的自由意志。

康德说,只要允许人们自由,公众就能启蒙自己。

马成钢前期的「成功」是因为孩子还小,那时候不具备较高的认知功能,虽然对某些事情感到疑惑,但最终更相信父母的言说。

可到了高中,马成钢说**「这孩子大了,不是我一句两句就能应付得了的了」**。

根据 Piaget 理论,12 岁以上的孩子进入了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形式运算阶段)。

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和年轻人能够看到问题的多种潜在解决方案,并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更科学的思考。

青少年在这个阶段的认知上具体大致有三个提升:

  1. 开始抽象思考和推理假设性问题;

  2. 开始更多地思考需要理论和抽象推理的道德、哲学、伦理、社会和政治问题

  3. 开始使用演绎逻辑,或从一般原则推理到具体信息。对抽象概念和情境进行思考的能力是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的主要标志。

系统规划未来和推理假设情况的能力也是这一阶段出现的关键能力。

【加入读书小组,一起阅读心理学经典】

同时,这个年纪的青少年也会困惑自己的身份认同,会试图寻找「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

因为马继业无法成功建立理想自我,也就建立了一个较为模糊的自我认同。他也会在和同学的交流中,找到自我认同的答案。

卡尔 · 罗杰斯告诉我们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不一致会导致压力、焦虑,拉康告诉我们理想自我和自我理想的不一致,会让个体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自我标准和外部标准的冲突,自我在二者之间的挣扎,总会让我们沮丧、生气甚至是抑郁。

比如,《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想当记者,而她的妈妈只想让他当公务员;反观李尖尖则是一直按照理想自我的自我标准而生活,干着自己学到的、擅长的木雕工作。

于是,我们发现,马继业生活在父亲他者为他打造的虚幻的想象世界中,又因为去了高中,则与大他者的世界接触,进入了象征界。

二者之间的不同产生了冲突。又因为他从小没有很好地没有建立理想自我。所以,他的内心非常疑惑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与此同时,他发现了各种端倪,比如母亲穿金戴银,奇装异服;卧床多年的奶奶竟然在打篮球,更加离谱的是,在当天夜里去世了。

奶奶的死亡让马继业触碰到了实在界。实在界涉及到那些为了维持我们的想象-符号现实而必须被压抑的事物。

这个秩序包含了享乐、无意识、死亡驱力、创伤以及根本偶然性等元素,构建了我们想象-符号现实的结构,同时也揭示了想象-符号现实中的不一致和间隙。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它不能被感知或标记,但却有可能引发破裂。

这也是为什么,死后余生的人或者因为至亲去世(自己的一部分也随着至亲的离世而死亡)之后,不再追求达成理想化的自己,因为死亡带来的震撼和恐惧,让我们更加珍惜此时此刻自我的存活,而非自己对自己的想象,又或是他人强加于自己的想象。

所以,这种强大的对比,根本不是「回光返照」能够摆平的。

总之,虚假的死亡对马继业来说是真实的。他感受到了一股真切的痛苦,痛苦让他从原来自我-他者关系的依赖被动变为了主动性探索,但是还不至于完全怀疑。

马继业开始让他的青梅竹马张飞飞跟踪他的父母,然后他冲进别墅质问母亲是否出轨,则发现父母在给佣人假装的富豪打工。

他们用肢体喜剧,再次演了一场闹剧。不过,马成钢阴差阳错地将马继业拖入了泳池中,令马继业突然醒悟,要换个方式寻找答案。

有的观众可能觉得,导演这样太突兀了,突然的翻转。

在剧本上,这个时间点,也确实是主角醒悟反转的时刻了(revelation),也暗示着电影快要到尾声了。

当然,泳池本身可能不会让他幡然醒悟,可能是唤醒了小时候在泳池玩耍的记忆。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泳池底部有一个鸽子。「鸽子象征着自由、和平」

最近上映的另一部电影,导演也有了鸽子作为自由的象征——《默杀》

马继业看到了鸽子,加上泳池的环境,这才回忆起了自己的身份,正式面对父亲创造的他者世界,开始了**「寻求真相」**。

于是,他开始将计就计,模考拿了高分,让父亲他者以为马继业不符合常理出牌比如掉钥匙,骑着自行车突然拐弯……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击碎了**「虚假」父亲他者。除此之外,他也会询问一些市井群众一些问题去「求真」**,也得到了一些答案。

导演戏剧性地向观众展示了马继业如何对抗父亲他者(父权)的。马继业在高考上——一个对父母和自己都重要的节点——交了空白卷子,在卷子上画着一只正在空中自由翱翔的鸽子,暗示着自由,自己的自由,获得真相的自由。他以此抵抗父亲的控制和阉割,成为真正的自己,不再是满足父母愿望的阳具。

通过「调虎离山」,他闯进了父亲他者,看到了隐藏背后多年的「压迫」他的真相。马继业用彻底的愤怒摧毁了一切,成功地弑父,完成自我的救赎。

他用沉默回应、反击着父亲对自己的言说。我们说不清沉默之中夹杂着怎样的情感,失望、愤怒、困惑……?

影片的最后,马继业掀开了卷帘门,逃离了虚假和谎言,进入了自然真实之地。观众随着马继业的主视角,看到了门外的绿树、流淌的小溪、正在玩耍的小孩儿,和马继业奔跑的踏水;我们听到了风声、鸟鸣和踏水声……

这也许是他第一次接触真实,自我认为的真实,而非被父亲他者强加的真实。

楚门世界的导演、创造者(the creator)、上帝和楚门说:「外面的世界跟我给你创造的世界没真实多少」。

这就是虚假与现实的悖论,真相和虚伪的悖论,主动和被动的悖论,掌控和被控的悖论……

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一直生活在这样的悖论中。

什么是真相?我们相信的就是真相。什么是真实?我们通过五感真切感受的就是真实。

在自我理想的「压抑」中,马继业很难感受的真实的自我,完全活在一种人为的真实——虚伪之中。幸好,他在跑进了自然。在这里,他终于感受到了自我的真实。

最后一幕,导演以一种浪漫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方式,暗示我们感受自然,感受自我,逃离人为的虚伪,进入自然的真实。而这也是导演给每一个观众的「幻梦」,暗示我们思考自我与环境的关系。

大幕拉开,观众立场,我们又回到了苦痛的现实里——人为的钢筋水泥。

生活中,自体感受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人为的钢筋丛林中,社会的加速发展,让我们很难停下脚步感受自我,享受「慢生活」。

最后,马继业如愿以偿地开始跑步,也找到了全新的自己。当然,他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捡瓶子,以一个滑稽的方式结尾,给观众留下了欢乐的印象。

那么,马成钢有好的地方吗?

虽然马成钢给儿子建造了一个虚幻,但是他仍会花很多时间去陪伴,已参与者的身份陪伴着孩子。当孩子不能捡更多瓶子的时候,他会带着孩子去分析、讨论空瓶子出现最多的地方,最终得出是体育场。

他包下了整个体育场,父母和孩子一起开开心心地捡瓶子,马继业因为获得这么多瓶子而感到开心,父母也会跟着开心。在跑道上,马继业也发现了自己跑步的天赋。

这里,还和西虹市首富的足球比赛关联起来了,也算是一个「西虹市宇宙」的小彩蛋了。

捡瓶子遇到危险的时候,父母也会在第一时间带着所有人过去拯救他。高考的时候,父母也会陪着孩子到考场,也会因为迟迟没有出来而着急;也会因为儿子「被绑架」出动所有人疯狂寻找。

最终,当马成钢发现马继业找到自己的秘密时,并没有生气,而是因为孩子没事儿和「调虎离山之计」而欣然一笑。

即使马继业沉默地回应着真相,父亲也只是因为自恋投射的再度失败而生气。说白了就是在气自己。

最终,马继业「逃离」了那座虚假的建筑,但是父母对待他的感情是真切的:马成钢哭着说「你晚上还回不回来吃饭」。

马成钢对待孩子的情感真挚、善于聆听,且付出了大量时间进行陪伴。尽管仅有这三个品质,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亲少之又少,更多的是控制和辱骂,而缺乏温暖。

马成钢对待马继业的感情并非那种**「蒙昧」**的「父爱如山」,而是直率坦诚,有什么情感就直接表达出来。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除了控制和「苦难内疚法」之外,马成钢对马继业来说也算是尽职尽责的好父亲了。

不过,这个陪伴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种虚幻,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为了教育孩子去包下整个的体育场;父亲们也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去陪伴孩子。

但有没有可能,至少在陪伴孩子的有限时间中,做到温暖、聆听和直接表达情感呢?这是一个问题。

「吃苦」教育

我们借着电影,再来讨论一下「吃苦」教育吧。我们从马成钢的身上已经知道了让下一辈「吃苦」其实就是老一辈的自恋情节投射。

一些人,尤其是一些传统家庭的长辈,看这部电影可能会非常认同马总,认为「我们付出不就是为了你」「别人家哪儿有这样的条件」等愧疚教育,压迫着孩子,全然忽略了孩子真正想要的东西。

我不是说,父母之言全是错误的,而是说父母应要充分了解、尊重孩子的意愿。即使孩子不同意,也需要了解背后的原因,并尊重选择,而不是再通过「假民主」的方式,阴性强迫孩子「自愿」,这比打一顿带来的创伤还要巨大。

在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就是因为母亲压迫性的假民主,只能在青春期的时候压抑自己。妈妈让她自己挑挑衣服,挑完之后说「不好看,试试这个」;和李尖尖哥儿仨吃饭的时候,妈妈让她点菜,就快要看到自己喜欢的菜的时候,妈妈突然夺过菜单说「这么大人了,菜都不会点,点点儿别的」……

直到高考的时候,齐明月为了逃离母亲这种控制,选择不答最后的两道大题。她通过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或者「自毁」的方式,为自己换取了自由。后来,齐明月得到了一个自己最热爱的机会——北京记者培训。然而,一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母亲接二连三的远程施法,强迫齐明月去考公务员,并放弃北京的记者培训机会。齐明月忍无可忍,道出了高考的真相,彻底击碎了母亲对自己的自恋投射,打破了这么多年来母亲为她自己建立的幻象。

这些神经症的长辈特别喜欢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吃自己当年的苦难,总会认为这样让孩子才能成长。

他们包藏祸心。他们无法感同身受,没有共情的能力,所以忽略了下一代经受的苦受(unpleasure),只觉得自己的孩子生活太过安逸了。所以,他们会故意给孩子使绊子,故意让孩子无法做到自己想做到的事情,并且只要不接触亲人关系,一辈子会这么做。这么一对比,马成钢已经领先大多数家长了。

这些长辈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无法思辨「吃苦」的合理性。如果他们思考一下便会知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苦」。有时候,他们甚至都生活中自己找苦吃——也就是「内疚」教育。

公式:

  1. 要不是为了你 + 我可舍不得 + 动词 + 贵的东西 + 强调自己牺牲了什么

    1. 「要不是为了你,我可舍不得吃鱼,只能吃粉条、菜帮子」

    2. 「要不是为了你,我可舍不得买衣服」

    3.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了」

  2. 变体:+ 很长的时间

    1. 一个月才 xxxx 钱,你就拿来买 xxx,我一个月才 xxxx 钱,都不敢买

    2. 要不是为了你,我好几个月都没买衣服了

  3. 只要你好好 + 动词 + 强调自己的努力 + 都能为你

    1. 只要你好好学习,家里砸锅卖铁都能供你
  4. 明明喜欢,却说不喜欢

    1. 妈妈不喜欢吃鱼

    2. 爸爸不喜欢新鞋

除此之外,因为没有思辨能力,他们还会将「吃苦」合理化为一句经典:

「我们吃苦,是为了下一代不吃苦。」

吴晓波在《你吃你的苦,我吃我的苦 》中写道:

我们吃苦,是我们的人生,它不意味着我们的前辈们不吃苦、吃的苦不够多。更不意味着我们的后辈们将因此不吃苦,或者少吃苦。我们即便吃遍了世间所有的苦,我们的下一代仍然会吃他们的苦,有的是相同的苦,有的是我们前所未见的苦。

在《自我与他者》中,我分析出这些提倡「苦难」的长辈背后除了自恋外,也含有返乡目的的狂热怀旧,对过去自我的极端怀念……因为篇幅的原因,不便展开。

想要了解更多,你可以访问我的专栏,现在仍有优惠。

推荐阅读:《我们为什么崇拜苦受》

中国楚门?

虽然这部电影很像《楚门的世界》,但《楚门的世界》就像古诗词的词牌名一样,是一种叙事结构,也就是说,谁都可以拿来用。

可是,《楚门的世界》和《抓娃娃》各自人物背后的动机是不一样的:

《楚门的世界》

导演必须有楚门,节目才能继续存在,并获得持续的广告收入。他者依赖楚门而存在。

如果一切顺利,导演创造的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斯金纳箱,一个行为实验室。在这个世界里,楚门已经是工作的成年人,但他仍然对这个世界深信不疑。换句话说,只要导演不出差错,楚门会在这个世界中一直毫无疑问地生活直到死亡。

如果没有爱——对另一个演员的爱——楚门根本不会意识到他者的存在,因为导演建造的他者对楚门来说就是大他者。

可是,恰恰就因为爱,给楚门心里面的裂隙——莫名其妙地与喜欢的人分离——引入了他者。

此外,导演探究的只有楚门和一个他者的关系。观众的身份是没有变化的,一直和电影里看楚门的观众一样,将自己投射在了楚门身上。

所以,当楚门打开了摄影棚的门时,我们才会由衷地感到开心、快乐和自我解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电影结束后,当我们回到现实,可能又回对楚门未来感到担忧。

《抓娃娃》

马成钢虽然很需要马继业,但并不像《楚门》导演那样极端,没有了马继业不活不下去了。

马继业一直生活在两个他者中。随着成长,也一直在疑惑。在他的世界里,一开始只有父亲他者,后来上了高中,就慢慢地意识到了大他者的存在,在二者的冲突下完全认识到了大他者。

大他者的引入也是因为马继业小时候没有跑步,而心存爱意;同时,奶奶的死亡打破了理想他者,才能真正感知大他者。

在观影过程中,我们投射的身份也从马继业身上转变为大他者,在结尾发现真相的时候,我们又再次投射到了马继业身上,经历了身份的更迭。

相比前者的开放式结局,导演明确地告诉我们马继业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找到了自然,开始了跑步,给我们一个明晰的、积极向上、无限未来、美好憧憬的结尾。

所以,《抓娃娃》在剧本和人物关系上要比《楚门的世界》复杂许多,并且是一部难度较大的喜剧正剧。

总结

《抓娃娃》(Successor)也许是非常好的喜剧电影。它不仅能让观众在电影院里哈哈大笑,也能在无意识中激发人们的教育的思考。观影时,你不会感受到它在教育你,而是能看到它对教育的思考、诙谐、讽刺和解构,让你在观影之后,回味无穷,并逐渐带来深刻的意义。同时,如果你细心留意,也能发现和《西虹市首富》链接的彩蛋。

这也许是开心麻花最好、最成功的电影之一,千万不能错过。


在电影《默杀》中,导演也用鸽子象征自由,也暴力地描述了极端的控制。默杀电影好在哪里?背后讲了什么?

敬请期待~

如果你觉得内容还不错,请将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可以 订阅 我的专栏。

如果你对精神分析感到好奇,可以 购买 《自我与他者》,加入群聊和读书群,我们一起学习,提升自我

Powered by Gr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