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 11 / 04

某派的問題 01:產品

某派正在走向最後的衰落,必然成為下一個令人唏噓的平台。為什麼硬件產品越來越令人失望?首頁文章的點贊內容越來越少了。原來熱鬧的社群哪兒去了?“小眾”是什麼?是否應該得到堅持?,某派的“病症”在哪裡?未來又在哪裡?本文試著從一個旁觀者的視角,解釋給你聽。

水獺

你可能會覺得水獺 IP 不錯吧?

水獺 IP 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品牌需要自己的象徵物——吉祥物。小米是米兔,美團是袋鼠,星巴克是美人魚,瑞幸是麋鹿……可愛的動物能夠拉近企業和用戶之間的距離,也能帶來顯著的品牌印象。

相比冰冷的產品硬件,有溫度的擺件能夠高效地進入用戶視野,佔據席位,打造印象。在展會上,很多人都對水獺 IP 周邊非常喜愛,比如擺件和包包。

某派明明可以圍繞著水獺 IP 做一系列的內容和商品,也因為開模和人工的成本,遲遲做不出來,擔心做出來之後積壓庫存。有能力的企業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某派並沒有全身心投入產品研發,而是選擇了買樓——投入了實體中。

此外,水獺 IP 也能夠創造合作價值。比如,水獺噸噸。

水獺噸噸是一個檸檬液的品牌,產品質量非常不錯,倒在水瓶里立刻成為一瓶檸檬水,尤其是百香檸檬,鼓勵我喝很多水。恰巧它們的品牌形象也是水獺,於是找了過來,某派拒絕了它們。

所以,我們看到,某派目前在品牌搭建上是模糊的,定位不清晰的。大眾只知道這是一家數碼媒體外,毫無所知。

在展會上,陌生用戶會用掘金、36 Kr 和 APPSO 來進行對比。我想,你已經能夠看出了端倪。

Bang!Case

某派今年的產品少得可憐。唯一拿得出手的產品竟然是名聲狼藉,退貨率高達 27% 的 BANG!CASE 藍牙快捷指令 iPhone 手機殼。

在 2024 年 3 月份手機殼發佈會的直播中,正式官宣了 BitmoLab 這樣一個主打「共創」的硬件品牌。別急,共創的事情,我們下一講中,好好聊聊。BitmoLab 是某派和另外一家主做海外配件公司合作的實驗性品牌。作為新品牌、高期待閾值的產品,BANG!CASE 給我們帶來了足夠的驚喜:

  • 重量高達 61g

  • 玻璃背板碎裂

  • 印花膜起泡

  • 手機殼四周磨損掉漆

產品的問題不僅讓退貨率高達 x0%,也損害了品牌形象的建立。又因為前期營銷計劃中,新品牌和某派本身綁定得非常緊密,甚至影響了某派本身的品牌形象——熱愛、獨立、跨界、平衡。

他們安慰自己道「產品不可能像軟件一樣做到及時修復,做到六七十分就行了,趕緊發佈」。

可能是高嚴謹性人格特質導致的,我十分不喜歡也不理解他們對待產品這樣糊弄的心態。對於新品牌的第一款實體產品而言,公司需要保證的不就是基本的產品使用質量和使用體驗嘛?第一款產品不就是要能夠代表品牌形象嗎?可活下來十年的某派似乎戴著一絲僥倖,並沒有將其當做自己的背水一戰,全力以赴,畢竟自己還有退路——內容。

所以,我們看到了 x0% 退貨率的 BANG!CASE。BANG!CASE 就像 Rabbit R1 的翻版。R1 是精美殼子里包著惡心的軟件,而 BANG!CASE 則是鮮花插在了牛糞上。

不過,雖然好用的軟件可以看作是鮮花,但這「鮮花」也是別人自帶的快捷指令。所以,最後用戶手裡只剩下了「牛糞」。即便如此,某派仍然認為,自己好不容易造出了「牛糞」,獨特創意的牛糞,非常地辛苦,期待用戶能理解他們。同時,它也偏執地相信這些牛糞用戶聞起來肯定是「香」的,忍不住還會吃兩口,甚至推薦給別人。

這無疑是一種盲目的自信,偏執的高傲,以及一種無言的自大。某派在無意之間忽視了用戶,將他們拋之腦後,只想著如何利用用戶們對品牌的理想賺錢。殊不知,用戶們對品牌的理想化,也在產品發貨後的時間裡面,慢慢被打破了。

原來的用戶們看清了真相,覺得自己被蒙蔽了,自己掏心掏肺支持的品牌,竟然這樣不堪。那一瞬間,愛意轉化為了羞愧防禦的痛恨,後悔自己為什麼喜歡這樣一家公司,惋惜自己竟然給這樣的產品付費,感到羞愧。這樣的自我貶低引起了心理防禦,護衛們拉開了防線,將羞愧轉化為名為「痛恨」的炮彈,射向了敵人。

除了「名聲狼藉」的硬件外,某派沒有別的硬件了。十週年似乎是最精心準備的一年:有和吻吻魚合作的定制會員杯子,和 SONGX 合作的耳機……去年,也和閃極合作的麥金塔充電插頭。所有的,我都買了。

可是,都沒有後續了。

似乎自從那次在某派官網上幫忙售賣火星日落的 iPhone 13 mini 的手機殼,因在微博上幫主辦方,導致與掌握碳纖維編制工藝的 Pitaka 鬧掰之後,手機殼的材質只能限於手感糟糕的 PTU 硅膠材質。因為如果沒有對應的材料經驗,這種成本很高的工藝,會得到較低的良率,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供应链管理

上面兩個方面,我們看到了某派面對困難時候的兩種態度:一個是面對困難逃避不解決,一個是面對困難不得已而隨便。

這兩種態度導致了對供應鏈管理的不重視。如果重視供應鏈管理,不能絕對說完全解決這些問題,而是能夠盡量減少問題的發生。針對問題創建預案備案以及緊急方案,計算庫存成本和平衡進貨出貨成本和數量……

可是,某派並不具備及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自己置於一個較為危險的境地——倉儲成本+共創的開銷。

我們可以說,某派的風險承受能力相較於其他數碼自媒體而言會更低一些。

Powered by Gr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