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 03 / 15
坦率地说,我是一个不太喜欢碎片化讯息的人,更准确地说,我从小就没有这样的阅读习惯。小学时在学校订阅了《发现号》。除了有赠送的玩具(大部分都不太好玩)之外,图文并茂的内容,加上中心页可以向外延展,让我在小学那个内心充满探索欲望的年纪就了解了蒸汽火车内部构造、「自由女神像是法国送给美国的,而且可以拼起来」等新鲜的知识。每次等公交车,我都会在附近的报亭看一看挂在两边门上的杂志。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不管在哪儿,只要路过报亭,我都会驻足一会儿。
初中时,我在学校订阅了《环球科学》,内容变得更硬核,以至于我阅读一期杂志至少要花费一周的时间。当时,我对医学比较感兴趣,而物理是我的天敌(现在仍然是),所以每次我都会着重看一下历史学、医学、健康等相关内容,了解了阿尔兹海默症、各种神经递质、药物的当下研究。
那时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第一台手机,我的阅读从传统杂志慢慢转移到了手机上。在 B 站上看科技美学的评测视频知道了微信公众号,但我也仅仅是关注了小米、科技美学、爱否科技和锤子科技,高中的时候增添了少数派,以及新京报书评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
我家里也没有这样的习惯。我姥爷在家里闲来无事就拿本书来看,因为是党员,他对政治一类的书非常感兴趣。记得在世时,他曾托我买一套《明朝那些事儿》,读起来津津有味,手不释卷。高中时,我用写文章赚来的稿费给我姥爷置换了更好的手机,但他也没有让我下载短视频等应用,手机中最常用的除了微信以外就是网易新闻。我妈虽然没有阅读习惯,但不管是什么电视剧都用一倍速看。这令我这种觉得某些地方可以跳过或者快进的人来说,深感惭愧。
也许是基于这些原因,直至现在,我依然认为「碎片化阅读」不过是商家的一种剥夺注意力的策略罢了。于是,讯息的形象产生了变化1:内容者逐渐关注讯息产生的效应而不是关注内容本身的意义。这和互联网的发展是离不开的。
随着发展,自媒体平台的(1)门槛变得相对较低,很多人可以更加容易的参与其中;(2)平台支持和激励人们创作(头条曾经的青云计划);(3)也有入门创作教程(比如少数派全新的《写作指导 》),人们也可以从「前辈」的内容中学到东西;(4)人们在意他们所创作的内容的价值和贡献,(5)也在意其他人对他们所创作的东西的看法。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 称之为「参与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
随着参与文化水涨船高,我们彻底成为了阿克塞尔·布伦斯(Axel Bruns)在他 2008 年的《Blog, Wikipedia, Second Life and Beyond》书中所提到的 Produser,即创作者(Producer)和使用者(User)的集合,也成为了辛顿和乔斯 (Hinton & Hjorth, 2013) 在《Under Social Media》当中提出的「民间记者」(Citizen Journalism)。用现在的话来说,可以理解为自媒体人。
我们可以非常轻松地发现、分享、评论、参与到每一个事件当中。相比传统媒体,新闻事件可以更加快速地被分解并传播给更多的人。不管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每个人的声音和所传递的信息都是相对独立的。
参与文化有四种类型:
归属(affiliation):在线社区的正式和非正式成员。
表达(expression):创造新的创意形式。如创作同人文章、二创视频等。
合作解决问题(collaborative problem-solving):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团队中一起工作,完成任务并开发新的知识。
流通(circulation):塑造流动媒体。如播客和博客。
这四个形式带来了很多好处:同龄人之间可以相互学习,收获多样性的表达和内容,完成技能提升等等。
但它也同样存在着问题。传统媒体人要遵循守则,要斟酌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可是民间记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把这些责任全交予读者。这无疑更加考验了读者自己对于一则信息来源的甄别能力。民间记者也不像专业记者或者受训记者拥有分解并详细报道事件的能力。
比如,我曾刷到过 B 站某知名 UP 主一条长达 30 分钟的视频,其内容无非就是展示自己网站上新增的超链接。我不记得他到底分享了多少网站,我只记得那是我大拇指唯一一次从没有离开过屏幕,因为我不时地就要长按屏幕快进,已然数不清多少次了。那些对我有帮助,满足我需求的却只有一两个。我不敢想象,要是没有快进和倍速,我将「度秒如年」。可是这些网站介绍的内容,完全可以用文字 + 截图或者动图阐明,没必要录制这么一个视频。如此可见,做自媒体多么的容易啊。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可避免接受重复性的、同质化的垃圾讯息。其中,大部分信息是结果论,而自己独特的思考及其过程被隐藏了。不过,有价值的结果论信息或者想法仍然存在一些平台上,但是除了一目了然能看出高价值内容的平台之外,我们很难在一个充斥无数内容的平台之中分辨什么价值讯息,什么是垃圾讯息。
坦率地说,微信公众号本是一个不错的平台,但是随着企业和商业的进入,它似乎已经变成了**宣传(Propaganda)**的场所。难以想象的是,光小米一家手机厂商,我已经关注了小米之家、小米公司、小米手机、小米用户研究中心、小米设计、小米音箱这六个公众号。其中,有的公众号已经停止发送消息了,有的是发布会当时关注用以抽奖的。目前常看的,仍然还是三联生活周刊、新京报书评周刊、科技美学、少数派,以及出版社的公众号。
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连接使用互联网。2021 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 73%,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 57.6%2,所以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除了(1)对互联网不感兴趣,(2)没有硬件设备之外;更重要的是,(3)一些人缺少数字技能(digital skills)——如上网,查找、评估信息,以及利用工具达到个人目标——(4)有些人即使有能力,也没有机会使用(Wan et al.,2021)。
年轻人面临机会、经验、技能和知识方面的不平等所产生的「参与差距」(Participation Gap),面临如何清晰地看到媒体对人们认知世界影响的「透明性问题」(Transparency Problem),面临拥有更多身份的「道德挑战」(Ethics Challenge)。Jenkins (2009) 在他的《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s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预见性地呼吁学校和课外机构需要更加关注新媒体素养,即年轻人在新媒体环境当中的文化理解能力和社会技能3:
Play: 有能力将探究周围环境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Performance:为了探索和即兴创作而采用其他身份的能力;
Simulation:解释和构造现实进程的动态模型;
Appropriation:能够取样和融合媒体内容;
Multitasking:能够扫描自己的环境并根据需要将焦点转移到突出的细节上;
Distributed Cognition:能够有意义地和拓展思维能力的工具互动;
Judgment:有能力去评估不同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Transmedia Navigation:能够通过多个形式跟踪故事和信息流;
Networking:拥有搜索,综合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Negotiation:跨越不同社区的能力,辨别和尊重多种观点的能力,以及掌握和遵循其他规范的能力。
判断(Judgement)和沟通(Negotiation)是这十个技能中,用来应对浅薄信息时代的最重要的两个技能。
我们需要有能力去判断一则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旦我们不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很容易跌入信息不对称的陷阱,被别人钻了空子。我已经记不清我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微信群聊里面为老一辈辟谣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诈骗就是利用的信息不对称和当事人对讯息缺少判断力,而产生的违法获取利益的活动。
我以为自己已经完备了判断力,但是当遇到一些情况,我还是会犹豫。我在美国留学,一般是不接听陌生电话的,收到附带链接的陌生短信我也是不会点进去看的;但是我 126 的邮箱竟然收到了两个诈骗邮件。因为国内,我没有使用邮件的环境,缺少了使用机会,所以当我受到高仿的官方邮件时候,我无法通过过往经验去判断它的真实性。
因为我的苹果设备只有 MBP 1715,所以 iCloud 服务我根本没用过,所以对于它的订阅制我是不清楚的,而且这个金额对我这个穷学生来说简直是「天灾」。我又担心我的卡被盗了,所以我直接联系苹果官网的客服。在我提供截图和描述情况之后,他给我我一个肯定的答复:不用管,骗子。Geek Squad 是 BestBuy 的售后服务,好像是提供技术支持的。我高三之后就再也没用过 BestBuy 了,更别提是这个服务,我连听都没听说过。根据上次苹果的经验,我也直接找到了客服,但客服体验完全比不上苹果。我发了消息,好半天才等到回复,让我提供账号信息,我说你就告诉我这个是不是诈骗,这个是不是你们的客服电话,人家还是让我提供账号信息。气得我直接退出聊天,给了差评,然后我直接搜索找到了一个官方社区,很多用户在上面上传了自己的邮件截图。不过,仅仅是看网页的第一页是不够的,因为样本数量少,我无法确定,所以我往后翻了四五页。当发现案例都差不太多,我才终于放心。
参与文化也带来了言语的随波逐流。人们可以在平台上留下自己的评论,因为很多人不具备上述的十个技能,导致一些媒体平台的评论区内容可以用乌烟瘴气、不堪入目形容。排除口头文化(oral culture)当中的「玩梗」之外,有些评论是负面的情感宣泄,又或是进行贬低。不管是对社区氛围,还是对创作者本人,都会受到这些评论的影响。
所以,学会尊重不同的观点,使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有理有据地和对方讨论,才是维护社区氛围和鼓励创作者的必要条件。不仅因为创作者不仅在意别人的看法,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读者或观众的评论,进行交流和获得反馈,只有这样,创作者才会慢慢成长。
沟通的前提是要了解创作者的观点。换句话说,沟通之前至少要读完文章或者看完视频。总有一些人喜欢看个开头觉得说的不对就立刻开始评论,也有一些人连看都不看,直接先看评论区选择跟风站队。一旦有了锚定效应,再回去看文章的时候,就已经随波逐流了。
比如,之前在我写的《MIUI 也许是最早的鸿蒙 》文章中,我引用了官方的公示财报、第三方分析报告和一些书籍比如黎万强的《参与感》和《小米生态链战略笔记》。也许是我标题起的不好,也许是流量推送的用户群错了,但我能够明显地看出大部分评论完全是没有读完文章。这种跟风的、无脑的、攻击性的评论我已经看开了,因为我知道一切行为的背后都有原因,或动机(motivation),或刺激(stimuli)。
不过,对于一些「利他性」的视频,评论区也出现了「课代表」以及「省流侠」;在播客 App 小宇宙,很多听众用评论区记笔记,深度思想交流。我经常在别的平台上看到有用户分享自己的小宇宙评论,趣味良多。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必须要有对讯息的理解能力,见解和知晓是两种概念。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一件事情当然有着不同的见解。我觉得,如今大部分人们对事情的见解能力是变弱的,因为好像已经习惯了被填塞(Cramming)讯息,这和教育模式是离不开关系的。填塞讯息比自己产生对它的见解要更有效率和效应,可与此同时也削减了我们本身的见解力。
思考是一种痛苦的、反直觉的、缓慢的过程,它和高速发展的社会进程是相悖的。大多数时候,它无法快速并直截了当地给到快乐。于是,一切关于思考的东西,逐渐被简化:书籍有拆书稿、读书笔记,电影艺术有 KOL 的相关评价,手机体验也有 KOL 的评价……我们逐渐忽视了自己本身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见解,逐渐对一件事物只剩下好坏、黑白的思维,也忘记了这些来自 KOL 的二手讯息代表不了自己真实想法。
高速发展的网络和蓬勃的信息,我们需要珍视并保留我们思考以及见解。在信息浅薄的时代,我们需要为即将到来的数字世界做准备,要培养、强化一些能力。除此之外, 我们需要解决数字鸿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解决的前提仍然和教育是离不开的。我很震惊,美国的教育先驱者竟然早在 2009 年就开始思考并呼吁了数字素养和相关技能的培养,至今的一些教育学者仍然在解决这类问题。我觉得我们脑海中需要存有这样的意识形态,如此我们才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网络冲突,也让自己能够在讯息世界中生活得更加自在。